陕西省自满清光绪年间裁撤宝陕铸钱局之后,一直没有铸造过货币。直到杨虎城驻陕时,才委托四川造币厂代铸一分和二分铜币,在陕西境内流通使用。陕西省的一分和二分铜币,图文相同仅改币值,而一分者币型略小。一分币仅见红铜一种,二分币有大字小字两种,又各有红铜和黄铜两种,其中心除圆圈外,还有作五角星和圈中小圆点的两种,是否还有其它品种,还有待于今后的继
陕西省自满清光绪年间裁撤宝陕铸钱局之后,一直没有铸造过货币。直到杨虎城驻陕时,才委托四川造币厂代铸一分和二分铜币,在陕西境内流通使用。
陕西省的一分和二分铜币,图文相同仅改币值,而一分者币型略小。一分币仅见红铜一种,二分币有大字小字两种,又各有红铜和黄铜两种,其中心除圆圈外,还有作五角星和圈中小圆点的两种,是否还有其它品种,还有待于今后的继续发现来证实了。
陕西省一分和二分铜币的铸造年代,应为一九三一年春到一九三三年夏天杨虎城驻陕时所铸。主要理由有三:
(一)从辛亥革命到二次北伐这十六华间的双旗,是五色旗和九星陆军旗,一九二七年的是国民党的党国旗,由此可以首先肯定陕西一分二分铜币是一九二七年以后铸造和流通的。
(二)一九三五年三月出版的第六卷第三期《新光邮币杂志》中,载有钱币界前辈黄笑凡有关陕西铜币的文章,论断是杨虎城于一九三一年督陕时所铸,黄写此文,离铸年代还不到四年,我认为此说应是可信的。
(三)那时正是两与元交争的末期,也从此废弃了以两为单位的计重币,确定了以元为单位的名号币,此时发行的陕西分币,可以说是继一九一六年天津圆孔分厘币之后,开四川、云南双旗分币之先河;尤其是云南一九二二年的一分、二分和五分币的图案,与此基本相同,两面旗间的圆圈竟如同出一辙,这更可说明是一时的风尚了。
据黄笑凡记载,陕西分币当时已很少,所以发现有以十文廿文铜币改铸的一分二分私铸币也较多,也说明了当时铸额并不多,以致民用不足而有私铸。到日前就更少见了,但现在我们尚能见到的一分二分币都很精美,并不像黄所说的叠印、模糊等类简陋粗劣之制。
(引自《陕西金融》钱币专辑(6)吴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