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的铸币]陕西省在清代似未设有新式造币厂,其所需之流通货币,大都由湖北局所搭铸。直到民国十二年间,陕西都督刘镇华曾向德国订购造币机器,拟在西安设厂,但因地方军事关系,该项设备,为山西省购用。[刘镇华筹建陕西铜元厂的经过]一九二二年刘镇华为西督军、秋天一日,叫我谈拟在陕建铜元厂,日造二、三十串(以制钱计) 、作为富秦钱局钞票兑换准备金。刘
[陕西省的铸币]
陕西省在清代似未设有新式造币厂,其所需之流通货币,大都由湖北局所搭铸。直到民国十二年间,陕西都督刘镇华曾向德国订购造币机器,拟在西安设厂,但因地方军事关系,该项设备,为山西省购用。
[刘镇华筹建陕西铜元厂的经过]
一九二二年刘镇华为西督军、秋天一日,叫我谈拟在陕建铜元厂,日造二、三十串(以制钱计) 、作为富秦钱局钞票兑换准备金。刘镇华除为了巩固自已统治地位、垄断全省的财经经济,势必要统一全省的货币。当时陕西境内流通的各种货币大约有以下几种。清末遗留下来的制钱,仍在全省各地流通使用,当十(当十个制钱)当二十的铜元主要通在关中地区,大部分由奸商运入,少部是外来军队和游客带来的;四川造的五十、当一百、当二百的黄铜元,流入城乡,安康还使用湖北官钱局发行的钱票,除镇嵩军以外,有些驻军也自已发行纸币,流通在他的势力范围内,有些县也以该县署名发行纸币,在一县之内或邻县边境上使用,陕西省署财政厅所属富秦钱局发行的纸币,流通于关中地区和嵩军驻地。不仅货币流通情况是极其纷杂的,其价值也有差别。一般是硬币高于纸币,硬币中又以当十铜元为最高,当二十的次之,制钱又次之,纸币中以富秦钱局发行的为最高,县级发行的最低,一元硬银币可换七、八十串(指它的票面额而言)。就富秦钱局发行的纸币而论,人民群众对它的信用也不高,平时兑换较少,一遇时局有变, 持该局的纸币兑换硬币者,蜂拥而至,秩序大乱。该局存自来有限,,为了应付现状,每人只许兑制钱一串,每日规定及兑出若干事,兑完行停止,富秦纸币因此而贬值。
我同张霁若于一九二三年农历七月赴上海购办铜元厂机器,我们以陕西省署代表的名义,于当年农历十二月除夕晚与德商汉运洋行经理夏尔曼签字。合同中规定,一九二四年十至十一月全部机器陆续运抵汉口。
一九二四年三月间,我和张霁若、夏尔曼、朱殿元一同返西安。选定西安西关外,即现在的飞机场为厂址。厂房图样,由夏尔曼负责设计。不久,机器也如期由德国运至汉口。适于此时,豫西发生成争。刘率军倾巢出函谷关,交战不久,刘全军败溃,刘镇华由茅津渡过黄河,逃往山西,投靠阎锡山去。而野心不死,为了卷土重来,换取阎锡山的支援,遂将于汉运洋行订购机器的合同和交款条据献给阎锡山。胡景翼和在豫的陕籍军政人员,均以这批机器系用陕西省署名义订立的合同,购买的价款也是陕西省库支付,所有权当然属于陕西。应由陕西省署接收方为合理,决不许刘镇华私人盗卖。为此,曾招我去河南。不久胡景翼又病故,我也因此未赴开封。一九二五年五、六月间,李虎丞驱逐了吴新田,派我去汉口,表面上是为第十师和西安电话局购买电话和电料,实际为调查那批机器存于何处,以便赴沪与汉运洋行交涉。我到汉口向各有关方面了解后,方知此项机器早由锡阎山派人协同刘驻汉口办事处人员接收了。他们为了途中安全,未经京汉铁路,而是装船顺长江而东,经海道运至天津卸货,经北京、石家庄运抵太原。
(引自《陕西金融》钱币专辑)
[财政部致西安张都督电]
鉴:戡电悉,宁造币厂无闲置机器,近来铜元充斥,各省悉已停铸,所请借机代铸均难照办,财政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