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论述了山东铜元的收藏版式与行情等。
本文转载自1884钱币网论坛。2015年8月。
收藏过程不仅是藏品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探求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玩与品的过程。我们可暂且忽视它的美学意义,仅从这些铜元外貌特征所包含的现象与内在信息,就能够探寻到它们的出身与来源及相关的演变过程。因此对收藏来说,不仅仅是多了一些特殊式样的阵容,更重要的是能够从这种特殊阵容中,去探寻铜元中许多不为人知的领域及这种领域中,所蕴含的时代隐秘元素与某种特殊的关联,这种探索过程谁能说不是一种最美好的体验?
横山东光绪元宝铜元看上去有些特别,币面的布局跟其它各省局铜元不一样,地名山东二字分布在铜元东北角与西北角两侧,属于肩扛地名的铜元。此式样除山东外,还有北洋、户部,并且山东因特殊原因直接仿的北洋。肩扛式铜元显得圆润沉稳、大方磊落,增加了一种趣味性、玩味性。
横山东铜元虽然占不到上山东铜元的半壁江山,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版块,横山东铜元收藏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专题。喜欢山东铜元的朋友往往对横山东铜元要多关注几眼,在一堆铜元中,忽然看见一枚横山东,总能够给人一份意外的惊喜,倒不是它有多么珍贵,而是因为肩扛式的特别,而且还有些任性的版式,有一种特立独行的趣味。
一、横山东铜元的由来。
横山东这种式样独特的铜元,我们很容易找到它的始端。翻开铜元谱,从正面看,肩扛地点特征的只有北洋与户部。相关资料介绍,横山东小坐龙铜元直接仿的是北洋小坐龙。北洋小坐龙是北洋铜元局后期(即1904年)铸造的一个品种,时间不长,山东小坐龙应该在1904年略后一些时间生产。
为什么要仿北洋小坐龙,这与当时特定环境条件有关。
一是山东作为一个大省和比较富裕的省份,在各地铸造铜元的浪潮中竟然无息无声,跟其它经济差不多的省份至少晚了两年,跟它的大省身份很不相称,这是一种奇怪现象,至今未能弄明白。一直到1903年7月才奏请在省机器局附近附设铜元局,一年后的7月才正式铸造山东字样的铜元,这就已到了光绪元宝铜元铸造的尾声,为避免请设计、雕刻样币、呈样等复杂程序与麻烦,直接采取拿来主义策略,走了仿制的捷径,既节约成本又节约时间;
二是山东巡抚周馥的儿子周学熙正在主持北洋银铜元总局及广东铜元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何况北洋的权势与地位在当时炙手可热。1904年,广东正改百枚换一圆为当制钱十文,北洋小坐龙也刚开始铸造,于是将这两款式样币之名字改换后直接充当了本省流通铜元,儿子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是广东铜元不仅是其铸造精美,名气大,百姓喜欢,流通范围广泛,通行全国,是全国铸造铜元的典范,仿之则有携誉借名之意;而北洋小坐龙是当时新设计的一种龙形式样,美观大方,肩扛地名式样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极具推广意义。
二、各谱对横山东铜元认识的差异性。
(一)铸造时间上的差异性。
段谱认为仿北洋小坐龙是1902年便开始铸造的,属山东铜元的早期铸品。1904开始仿广东飞龙;何代水周沁园的《百年铜元》中认为,横山东于1904年7月仿北洋铸造,中后期又仿广东飞龙形制。所称的中后期应该是1904年后至1905年底更换东字大清铜币模具前这段时间。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均认为先仿北洋然后才仿山东,两者没有同时生产,据此,《百年铜元》称横山东配飞龙,上山东配小坐龙版式为划时代的混配。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据考证,山东小坐龙仿北洋小坐龙,而北洋小坐龙晚于北洋蟠龙,铸造时间应该在1904年年底或者第二年。因此它不可能是早期产品,也就是说不可能早于1904年,只能晚于1904年,广东当制钱十文也是1904年由每百枚换一圆改版而成,仿广东当制钱十文铜元或同时或略晚于仿北洋小坐龙,它们产生相互的混配并非划时代。
紧邻京城的山东,不论是作为一个大省,还是作为沿海省(广东、福建、江南、直隶),即使是沿江省(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四川),没有铸造铜元有点匪夷所思,既有所需求(流通内需,经济条件注定了需求量大),又能获取巨额铸利,何乐而不为呢?到1903年时候,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奏请户部要求铸造铜元,得到批准后,便大兴土木,订购新机器12套,直接采用北洋与广东当时正在使用的模具——北洋小坐龙和广东当制钱十文,并稍加改造后加紧生产,前者略早一点,稍后又自行创新多种地方特色式样投入生产,旺季时日产达10万枚,有后来居上之势,前后仅生产一年多的时间,产量竟然达近3亿枚。这也是山东铜元产生混配版式较多的原因之一。
(二)分版特征上的差异性。
段乙谱(段洪刚的《中国铜元谱》)以东字连腰束腰分版,兼顾光点的上、平、挑,而周李谱(周沁园、李平文的《中国机制铜元目录》)以山字的正与斜分版。戴谱(戴晓波的《中国铜元版式收藏图录》)以光字上点的上、平、挑分版。《山东铜元赏析》(为引用方便简称陈谱)作者陈忠华分版更复杂,不仅分正山、斜山,连横东、连竖东即连腰东束腰东,而且还有接角贝、离角贝及十三平刺、竖刺。特征更细,版式分得更具体。
据段、周李谱比照分析,凡连腰东者,山字正,束腰东者,山字斜,版式差别不大,只是习惯与称谓不同而已。但对普通爱好者来说容易造成混乱。实际上并如如此,陈忠华《山东铜元赏析》中,打破了正山连横、斜山连竖的规则,列举的版式有正山连竖东的,但没有发现斜山连横。本人认为它们属于过渡版式。
因为侧重的特征不一样导致诸谱称谓不一样。背龙的称谓也是如此。如段谱的4号龙,段称十刺大飞龙,而周李谱则称梅花边飞龙。还有段谱2、3号龙,段称大、小旋云,而周李谱称上、下开口云。还有段谱5、6号龙,段谱称五星直须龙与五星粗云(钩须龙),而周谱则称为五星飞龙与五星飞龙多腿。等等不一而足。要认真对照比较才能弄明白。免得看这个谱清清楚楚,看那个谱就糊涂了。
(三)定级的差异性。
为便于比较,将段谱与周李谱各版式定级标注如下:前面为周李谱版式名称及级别,后面为段谱版式代号及级别。
正山小坐龙,九级,正配。 k10九级
正山梅花星飞龙,六级。混配。 k4六级
正山五角星飞龙,六级,混配。 k5六级
正山五角星多腿飞龙,四级,混配。 k6四级
正山米字星内卷云,四级。混配。 k8三级
正山米字星下流铜,四级,混配。 k9三级
斜山小坐龙,八级。正配。 l10九级
斜山梅花星大飞龙,六级。混配。 l4五级
上山东上点光小坐龙,三级。大混配。 h10三级
当然他们所列市场参考价也不一样,在此不再比较了。
三、横山东铜元的版式家族
仅以大家熟悉与使用较多的段乙谱、周李谱以及陈忠华的《山东铜元赏析》为主进行说明。《山东铜元赏析》所列版式非常全面,均有放大图,每一版式的直观效果美不可言。
(一)段乙谱。段乙谱横山东有四个面k、l、m、n与正、混配背龙,共搭配不同版式十一种。跟伍谱差不多。其中,正配四式,配混七式。
k、连腰东。东字下两点不对接竖而连在上横上。版式正配k10,小坐龙,九级。其它均为混配,主要版式有五式,k4,十刺大飞龙,六级;k5、k6,边五星直须龙与勾须龙,六级与四级;k8、k9,边米字星内卷云与胸无云,三级。
l、束腰东上点光。东字下两点对接竖,光字上两点不连下横。仅有两式,正配版式l10,小坐龙,九级;混配 l4,十刺大飞龙,五级;
m、束腰东平点光。光字上两点粗壮,而无挑笔。只有正配一式,m10,小坐龙,九级。
n、束腰东挑点光。光字左上点挑笔。只有一式,n10,小坐龙,九级。
背10混配上山东上点光h,h10、三级。
(二)周李谱。列有九式。正配两式,混配七式。
正配:正山小坐龙,九级;斜山小坐龙,八级。
混配:正山梅花星飞龙,六级;正山五角星飞龙,六级;正山五角星多腿飞龙,四级;正山米字星内卷云,四级;正山米字星下流铜,四级;斜山梅花星大飞龙,六级;上山东上点光小坐龙,三级。大混配。
比较两谱来看,段谱多了mn两面,多了正配的两式m10n10,应系修模而来。周李未作为主版式列入。
(三)陈谱。我们再来看看《山东铜元赏析》,里面横山东共列十四版,另加一枚上山东上点光小坐龙一共十五式,是目前列横山东版式较多的文献资料。其中,横山东小坐龙六式,上山东小坐龙一式。包括:
正山连横东米字星胸有线无线两式。前四级后三级
正山连横东五角星小龙腿大龙腿两式、前六级后四级
正山连横东离角贝接角贝小坐龙两式。前九级后七级
正山连横东十刺飞龙十三平刺竖刺两式。前六级后六级
斜山连竖东小坐龙。八级
斜山连竖东十刺飞龙凹凸底两式。前六级后六级
正山连竖东小点光大点光小坐龙两式。前九级后九级,过渡式
正山连竖东满文异刻小坐龙一式。九级。过渡式。
上山东上点光小坐龙一式。三级。
相对段周两谱而言,陈谱有一些新发现,对版式拓展与认识有一定的意义。一是发现正山连竖东小混版,也可称过渡版,即此版既有前一个版式特征,也具有后一版式特征。正常情况下,正山配连横东,斜山配连竖东,这是正配,段周两谱版式均是这样分的,没想到还有正山配连竖东的,搭配这样的版式很有趣,照如此推测,说不定还有斜山配连横东的,我们试目以待。二是发现接角贝小坐龙版式,正好与普通的离角贝对应。当然有些版式过于细化琐碎。一些细小的修模等小变化也作为版式特征进行区分,如十三平刺与竖刺就不明显而分版,凸出一点也算一式,还有光点大小不明显而分版等等。
四、横山东铜元版式收藏及市场行情综述
(一)横山东版式分析与识别。
综合三谱,横山东铜元正配或主配小坐龙,杂配或混配飞龙。诸谱划版均以面版为主,搭配不同特征的背龙来划分不同的版式。目前已确定的版式有十二式,其中正配五式,混配七式。
1、正配系列:共五式。正山连横东离角贝九级、正山连横东接角贝八级、斜山连竖东小坐龙八级、正山连竖东小坐龙九级、正山连竖东满文异刻小坐龙(实际上可称横点光)。正山连横东与斜山连竖东为原配,接角贝为修模,正山连竖东为过渡版,定九级太低,其实非常少见。集齐这五枚成一小套不算难,用点心留意网上,应该短时间内可配齐。
2、混配系列:共七式。大名誉品较多。边米字星两式、边五角星两式、十刺飞龙正山斜山两式,另有小坐龙混配上山东上点光一式。均在六级以上,其中三级两种,四级两种。这七式收藏难度太大,全国集齐恐怕没几个人。普通铜元人恐怕只能望币兴叹了。
(二)收藏前景及市场行情综述。
横山东铜元是一种肩扛式稳重大气的铜元,极具收藏需求的趣味性与玩味性,增值前景非常大。一方面铸造时间晚、量不大,流通时间短、范围小,另一方面,山东一直处战乱前线,毁损较多,留存下来的非常少。市面上少见,通货中几乎看不到横山东铜元,总体上看,大部分品种量小稀见,专题收藏难度不小。除普通小坐龙两三个版式略好收集外,其它均一式难求。
正配小坐龙虽定九级,但市价一般在50元至100元,好品相在100元以上。定八级较为合理。接角贝市场上少见,七级,市价应在300元以上。过渡版对研究版式变化过程有一定意义,应定七级,市价300元左右。混配系列基本上属于贵族阵营,一般人很难企及,各谱市场参考价偏低,实际上市场拍卖价与私下转让价比参考定价要高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