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至首席收藏网,讨论如何给钱币拍照。
本文转载至首席收藏网论坛。
发帖人:东海车虾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原帖
现有器材:
1.相机:尼康D750
相机设置:
1)曝光模式:A档(光圈优先 )
2)文件格式:RAW+JPG
3)风格模式:标准
4)色空间:Adobe RGB
5)感光度:ISO自动(限定最高640)
6)白平衡:自动
7)测光模式:中央重点
8)AF模式:单点
9)对焦方式:手动
10)光圈操作:F8-F16
11)显示屏:开启高光过曝警示
12)反光板预升
2.镜头:尼康微距105MM
3.照明:迷你LED补光灯X 3
4.附件:三脚架,灰板,平板电脑(安装尼康WMU软件连接至照相机,实时取景看图及遥控拍摄)
5.后期处理:Photoshop软件
先从10 点和 2 点方向布光开始练手:
布光练手~~~
一块硬纸板,用镜头盖在纸板中间画个圆圈,然后剪个圆洞,把厨房锡纸铺在纸板上抹平,用胶带沿纸板四边粘住锡纸,锡纸也剪个洞,简易的反光板完工。套在相机镜头上,开始学练反光的效果~~~
布光练习:
根据版主“同轴光”教程的介绍受启发,手工劳动做起来,文具店买来两把大号的塑料三角尺(45°),为防止塑料尺反光用黑布包起来。找来一纸盒(约32X27X5厘米),把三角尺贴在纸盒的两边,用胶带粘住,量好所需的玻璃尺寸,又去玻璃店买了块30X40厘米厚3毫米的玻璃,简易的“同轴光”工具器完工,可以学练“同轴光”拍摄啦~~~
学练同轴光:
同轴光 + 直射光 试练:
fwang2450回帖:
楼主在这组照片里用了很宽的光源。光线均匀,细节表现得很充分。美中不足的是宽光源的效果比较平,缺乏层次感和明暗对照。动物的立体形象因此就表现得差一些。在钱币上浮雕比较高的情况下(如海狸和 D006鸟中),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我碰巧以前用各种光线拍过加拿大伍分海狸,比较如下:
楼主拍摄:
我的拍摄:
(当时注意力集中在光线上,忽视了对焦。)
尽管出于工艺的原因,流通币上的浮雕比纪念章要浅,还是要利用光线尽可能拍出三维立体感,除非有其它特定的目的。
除了明暗对照和立体感之外,钱币爱好者很注重照片所反映的金属感。毕竟钱币是用金属做出来的。宽光源在表现金属感方面差一些。因此光源的使用,要依表现目的而定,没有一定之规。
楼主帖子:
比如:宽光源有什么好处与坏处?窄光源有什么好处与坏处?光线的“软”和“硬”是指什么?高角度的宽光源有什么优点与不足?高角度的窄光源有什么优点与不足?最常见的错误打光有哪些?等等。这些钱币摄影“用光”三要素内容都要把它弄明白,并牢记于心,这样对自己平时拍摄过程中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咱一起共勉吧~~~
fwang2450跟帖:
宜家三盏灯确实占地方。这是经验之谈。喜欢折腾的老外(比如美国钱币摄影论坛的版主 Ray)就把灯的底座拆了把灯直接装在翻拍架的底座上:
我对现在的翻拍架还不太满意,本想等换了翻拍架以后再动手。不过现在看来翻拍架一时还换不掉,过几天有时间就折腾。
移轴拍摄不一定要用移轴镜头的。我在移轴那篇帖子里提到有移轴接环。我用尼康百微加移轴接环可以拍出不错的移轴效果来。当然最方便、最灵活的是移轴皮腔,不过你如果不想另起炉灶,用放大头、复制头什么的,就没有必要玩皮腔了。
北冥之鱼跟帖:
楼主回帖:
北冥跟帖:
楼主跟帖:
在摄影圈以前对后期(PS)有很多的分歧,一波人追求所为的原汁原味,一波人喜欢后期PS,现在分歧少些了,因随着照相知识的普及,玩摄影的人有些明白了,人眼看到的,和照相机照出来的,看起来不太一样。相机照出的JPG格式照片,是相机已帮你渲染后期PS了,RAW格式照片才是原汁原味数码底片,可根据需要来做后期。比如现参加摄影比赛,有些主办方不管你后期PS渲染怎么样,但以不移动照片的像素为标准,并随附上RAW格式照片。只要不移动照片的像素不视为二次创作。(个人以上那张猴子的照片,用了其他照片来合成,移动了照片的像素,就视为二次创作)。
藏家们应该都了解,同一枚钱币在不同的光线下看起来会有所不同。在户外日光下观看钱币与室内房间灯光下观看钱币时,看起来完全不同。那追求的是那一种的钱币“原样”呢?个人弄的有些迷惑啦~~~
题外话:现手机都能拍摄RAW格式照片,钱币藏家们如你们相互有商业交易的,个人建议,最好是要求对方展示RAW格式照片,追求钱币的“原样”这RAW格式比JPG格式照片靠谱多啦~~~
fwang2450回复: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看币的标准光源应该是 75 瓦白炽灯光,色温在 3000K 左右。这是钱币评级时用的灯光。宜家LED灯的色温与此相近。因此日光灯、白光 LED、中午的阳光等等下面看出的品相,都不算“原样”。当然这种跟着评级公司走的做法听起来很武断,没有内在的道理。但是如果没个标准,大家不免自说自话了。就和币面瑕疵一样,弄个 20 倍的放大镜来看,再小的瑕疵也成了个大坑。所以评级用的放大镜不超过 5 倍,而且只是在有疑问时才用。大多数情况下评级师就肉眼观察而已。这种观察方法和 75 瓦 + 3000K 的色温一样,就成了品相判定的标准。
钱币的品相与价值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是真金白银的事,不像风光、人物摄影可能只是个人喜好。比如说现在五彩盛行,如果把微微的五彩PS成浓浓的五彩,可能就是成千上万元的区别。所以说不移动像素的标准对于钱币摄影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实在是太宽了。但另一方面,堆叠肯定牵涉到像素的移动。HDR 也是。这两者也都是为了克服器材本身的限制,没有美化品相之嫌,属于可以接受的技巧。
楼主回复:
版主的教程基本学习了一遍,接下来是阅翻看优秀摄影师的作品,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由于国外的网站好多看不了,看的资源有限,目前看到的比较喜欢这位摄影师的钱币照片https://hipshotphotography.com/。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创作风格个人觉得都蛮出色的~~~
版主,能介绍推荐几位优秀的钱币摄影师吗?
fwang2450回复:
美国的钱币摄影师里最有名的应该是 Mark Goodman。你帖子中的那一位我还真没有见过。当然大家在网上都是匿名发言。美国钱币摄影论坛上有不少高手,但知道真名实姓的也就几位。那个论坛的版主不是专业摄影师,虽然他的器材和造诣和专业摄影师比起来毫不逊色,对高倍放大尤其精通,不得不服。我开篇的帖子中有他的网站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