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杰币制借款条约中聘任外籍币制顾问的谈判经过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9-08     28
克罗莱:《施泰德》美国摩根财团代表施泰德的私人函件和日记记载—关于清杰币制借款条约中聘任外籍币制顾问的谈判经过一星期以后他写信给亨利·戴维逊说:“………某公是满洲贵族中最狡猾的一个。他想弄钱,而泽公则想保全中国的体面,所以他们两个人谁也不愿意要一个有任何权力的外国顾问。和他们联合在一起的是大清银行的陈锦涛………。他坐在泽公的身边,提出各种

克罗莱:《施泰德》

美国摩根财团代表施泰德的私人函件和日记记载—关于清杰币制借款条约中聘任外籍币制顾问的谈判经过

一星期以后他写信给亨利·戴维逊说:“………某公是满洲贵族中最狡猾的一个。他想弄钱,而泽公则想保全中国的体面,所以他们两个人谁也不愿意要一个有任何权力的外国顾问。和他们联合在一起的是大清银行的陈锦涛………。他坐在泽公的身边,提出各种论据,说中国为什么不应有外国顾问。假使聘了一个美国人,所有其他列强也一定要援例请求,以及中国必须自强和独立等等。……而泽公也就用所有这些论据来反驳我们。”

1910年12月21日。“银行团采取了一种公平而有理智的立场,但是他们说:关于和中国人交涉的基础,他们虽然同意我的建议,但主张在公使和中国人把关于顾问和借款的控制等问题安排好之前,我先不要有所作为。国务院致嘉使的电报是非常含混的。他们只告诉他要坚持中国任命一美籍顾问,他须有一定程度的权力。但这一权力究应如何,并在何时何地行使,以及为何事项,并根据何种理由任命美籍顾问各节,他们并未详细说明。………”

1911年1月20日。“泽公绝对地拒绝了按国务院和银行团的条件任命顾问。………当嘉乐恒提出顾间可通过外交文件来任命而无须在协定中提及的建议时,会议大概将以泽公的谢绝而告终。”

1911年2月5日。施泰德的使中国人易于接受顾问,并允许其他银行团参加币制借款的建议,在二月六日写信告诉了亨利·戴维逊……

“泽公和盛宣怀要给我们保证,中国将请求美国推荐一位顾问,但不用书面,因为全部事务必须严守秘密。……”

“当我和盛宣怀关于借款协定已取得一致意见时,泽公即请求美使,由美国推荐一顾问,他的职责等项将依国务院的训令而定。嘉乐恒应回答美国愿意这样做。……”

1911年2月5日。“借款协定中并未提及任命顾问的事情,三国银行团方面可能认为只要发行债款获利,就不问顾问是美国人或是从廷巴克图来的人。”

“但是他们的政府却是感觉不同,并且除非四国政府一致,俄国和日本可能制造困难,这就是我们所以允许推荐一位顾问的原因。得到中国的允许以后,我们就可以很体面的同其他三国商量,究竟要推荐谁。假使能推出一个美国人更好。假使不能,即推荐一个瑞士人或荷兰人也行。但无论是谁在美国正式向中国推荐以前,必须取得四国的同意,这样就可以使他们都有责任支持他,并且四国可以站在一起,来共同抵制日本和俄国的于涉。答应推荐一位顾问,当不能推出美国人时,我们也可以保全我们的面子。……”

1911年2月10日。“今晚我写了一封长信给威尔逊,列出我的观点,这些他一定不很喜欢,但最好他还是接受,因为假使国务院要坚持任命一个美国顾问的话,我将要和他争到底。查欧洲正在提供或即将提供四分之三的款项的时候,而为替一个美国人争得一个职位的小小威信,竟坚持自己的主张,这将破坏整个事业,而使他们犯了牺牲中国较大利益和美国将来贸易的罪过,即牺牲了中国的币制改革。”

1911年2月25日。“国务院已全面让步,同意聘请一中立的顾间,并已训令嘉乐恒接受中国的照会,它的内容我们知道是可能得到的。……”

1911年3月2日。“……英国实际上已同意设一中立的顾问,法国的态度仍在骑墙。……”

1911年3月5日。“今天中国人送来一件照会,通知公使,说他们已口头奏明皇上,并得御允,聘请一外国财政顾问。……”

1911年3月12日。“……法国公使喀希尼今早带来消息,法国可以同意设一中立顾问,假使他是象原来建议那样由各银行提名的话。”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