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銀幣的邊緣內側多半加上裝飾,中國龍銀幾全有內齒,形狀大同小異。有些是圓珠形,有些齒形較長較方有如馬的牙齒,亦稱馬齒。幣緣珠齒、馬齒的完好程度除了影響欣賞時的觀感外,也是評定品相的判斷依據之一,若被拿來當真偽的依據,這就值得仔細觀察了。此枚英國伯明翰廠的廣告章製作數量有限,即使成千上萬,造幣廠也不至於粗製濫造來扯自己後腿。但在模具狀態良好
老銀幣的邊緣內側多半加上裝飾,中國龍銀幾全有內齒,形狀大同小異。有些是圓珠形,有些齒形較長較方有如馬的牙齒,亦稱馬齒。
幣緣珠齒、馬齒的完好程度除了影響欣賞時的觀感外,也是評定品相的判斷依據之一,若被拿來當真偽的依據,這就值得仔細觀察了。
此枚英國伯明翰廠的廣告章製作數量有限,即使成千上萬,造幣廠也不至於粗製濫造來扯自己後腿。但在模具狀態良好及壓力充足情況下,馬齒仍然出現局部不完整的現象。可以說明,馬齒的完整與否,並非和流通磨損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其形成原因與製作時的各種狀態也是有關連的。
原圖是賣家的,因製作精美圖檔甚大,可用來說明某些現象作研習之用。
另一枚馬齒完整的是以前自己拍的圖,可以比較。
都是來自英國伯明翰造幣廠,不確定因素低於國內局廠,可參考。
1_馬齒 (1)
1_馬齒 (2)
細部大圖,可觀察同一枚幣章馬齒可能出現的變化。
由英文A字也可看到些痕跡。
馬齒不完整,未必是流通或幣模磨損、或壓力不足的所謂弱打、淺模(模具花紋淺)等原因造成。形狀不完全一致的原因很多,如胚餅厚薄是否均一也可能影響,因為由錠塊滾壓成軋片時,軋片的中心與兩側的厚度未必完全相同。還有什麼其他原因,未見研究論述。
我既不在場,也沒有模具或模具高清圖片,所以也不清楚,不便妄加評論。
2_馬齒 (1)
2_馬齒 (2)
2_馬齒 (3)
2_馬齒 (4)
另再來幾張廣東七三反版圖片參考比較一下,畢竟這數量稀少。也就是說:沒幾套模子。
這枚是2010年上拍的黃華樞舊藏,龍面左下是珠狀,右下是齒狀
3_馬齒 (73)1
再來一枚PROOF級的七三反版光邊厚版,是雕刻師自留樣本之一,想必是“零缺點”。鑑賞時拍了幾張照片。
4_七三光邊_銀-2013秋 (1)
4_七三光邊_銀-2013秋 (2)
4_七三光邊_銀-2013秋 (3)
仔細看,龍面上端“廣東省造”四字上方、“三分”下方等處的內齒,沒有想像中的完美無缺。
七三反版PROOF光邊上緣的內齒,與普通版比起來,精湛程度似乎“也不怎麼樣,談不上完美”。
5_七三_銀 -2010 黃
5_七三光邊_銀-2013秋
上海壹兩無芒版,內齒似乎“也不怎麼樣,談不上完美”。也是鑑賞時拍的照片。
英國皇家造幣廠,不確定因素也低。
6_馬齒_上海壹兩 (1)
6_馬齒_上海壹兩 (2)
6_馬齒_上海壹兩 (3)
求美更求精,就憑我仔仔細細清清楚楚窮究物理。
自娛無自苦,莫管他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徒亂人心。
信與不信在自信,真偽無需旁人定
以上,請參考
看完大銀幣看小銀毫
七三反版的三分六釐五 NGC MS63
龍鱗完整,內齒不清
7_七三_五分 (x)
7_七三_五分 (y)
換個焦點看珠圈
陜西三分六釐 NGC SP 66,珠珠有沒有大小不一,東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