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銀本位“船洋"是由“金本位幣壹圓"修改而來,而金本位幣上之孫中山先生肖像,又來自民國十八年時五國比稿中的義大利版,由存世的簽名版也知是出自義大利羅馬造幣廠總雕刻師莫蒂手筆。由於歐洲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元氣大傷,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在戰後大為提升;當時的中國政府也不例外的由傾英、傾歐轉而傾美。除購美製設備、聘美籍技師規劃新廠外,也委托美
眾所周知,銀本位“船洋"是由“金本位幣壹圓"修改而來,而金本位幣上之孫中山先生肖像,又來自民國十八年時五國比稿中的義大利版,由存世的簽名版也知是出自義大利羅馬造幣廠總雕刻師莫蒂手筆。
由於歐洲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元氣大傷,美國對全球的影響力在戰後大為提升;當時的中國政府也不例外的由傾英、傾歐轉而傾美。除購美製設備、聘美籍技師規劃新廠外,也委托美國代刻量產用幣模,此實際操刀重新雕刻的是費城造幣廠總雕刻師辛諾克(John R. Sinnock)。然而“船洋"圖案究竟是何人設計?
日前版主在首席Global Channel有相關帖子,適有老帖可補充以供不諳外文的同好參考
首席收藏网»钱币论坛›Global Channel›
New CoinDesign For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China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590#lastpost
將以前的資料再整理如下,供有興趣的藏友參考。
金本位幣壹圓,此為梅花邊,因需高壓滾製成形,故垂直方向審視時呈波浪形,因類似蘇打餅乾,有稱“餅乾邊"。
民國十八年三帆義大利版,羅馬造幣廠總雕刻師莫蒂(Attilio Motti)簽字版,這是帆船銀圓上孫中山肖像的原形。
老上海時代的中央造幣廠
民國九年開始籌建,原名上海造幣廠。但因經費支絀於民國十三年暫時停頓,至十六年北伐軍抵滬後方重新復工。次年更名為中央造幣廠,正式開鑄已是民國二十二年三月一日。該廠在開辦時聘美國人赫維特(Clifford Hewitt)任,但在停工期間曾以合約屆滿中止雇用,復辦後才再續聘,爾後於開鑄前離去。赫氏前後在中國居留時間為十二年,有關赫氏的記載卻非常少見,通常只寥寥幾句,外界多不知其任職期間究竟有那些成果。
赫氏首要任務雖是規劃新廠,同時也參與幣制改革及新幣設計方面工作,因此亦與費城造幣廠總雕刻師辛諾克*有密切往來。其中最重要者即金本位幣的試製,根據赫維特說法,金本位幣壹圓原本設計與後來之量產船洋相似,惟國民政府欲將國民黨徽鏤刻於幣面,故加上旭日與海鷗三隻(代表三民主義);又因財政部要求將“金本位幣"字眼標示其上,故再將海鷗移到水面。也就是說,船洋各式幣問世之順序,恰與原始設計構思相反!另半毫鎳幣係由其設計,所有幣模均在費城造幣廠雕刻試模後,再送交上海中央造幣廠的赫氏。
如其他從事幣模設計工作的人士一樣,赫維特也保有許多個人收藏。這些老上海中央造幣廠試製金本位幣時所用的照片、草圖、文件與各式樣幣,包括一張當初作為標準的孫中山先生半身塑像圖片,曾於1968年及1971年兩次在美國集幣協會(ANA,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大會中展示,部份也刊載1971年12月之COINage雜誌。這批包括金本位幣壹圓銅樣、金本位幣半毫樣幣、船洋三鳥壹圓銅樣、二十二年船洋壹圓銅樣、工竣紀念章等,在1975年8月ANA拍賣會中,被一位錢商買下後,捐贈給設在紐約市的美國集幣學會(ANS, American Numismatic Society)博物館。
*辛諾克(John R. Sinnock,1888-1947)美金羅斯福壹角及法蘭克林五角的雕刻師。
4_Johnsinnock
4_bust of Sunyetsen
1975年8月ANA拍賣目錄。本件被錢商買下後捐贈給設在紐約市的美國集幣學會(ANS, American Numismatic Society)博物館。有非外界所知的玩意兒,如三鳥字邊、小頭六角星光邊、大頭中圓光邊;可惜無圖,若本帖公開後,市場出現了上述“奇形幣",小心為上。
1971年12月之COINage雜誌我捐給了上海造幣廠博物館
參觀上海造幣博物館時,現場由來賓以大鎚敲打自製的鋁質紀念章
6_造幣博物館章
5_hewitt sale (2)
5_hewitt sale (1)
赫維特“設計"的馬尼拉造幣廠1920年開工紀念章,銀質,因正面是當時美國總統威爾生,俗稱“威爾生銀元”(ilsonDollar)。此章有金銀銅三種,發行後銷路平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日軍兵臨城下時將庫存全部傾倒馬尼拉灣以免資敵,這枚是出水品。未喝過海水的皆價格不菲。反面有雕刻師摩根(M)簽名。
設計與雕刻是兩回事,可以是同一個人,但未必絕對。有些人無法區分差異,其實這就如一位好服裝設計師未必是個好裁縫師。
早年因未查獲中文記載,乃根據他在費城造幣廠擔任總機械工程師(chief mechanical engineer)的職位、負責籌建多處造幣廠的經歷,稱其為總技師。近年由上海造幣廠提供之資料,稱其職為“造幣技術專家”(Technical Mint Expert)。
不過民國十四年財政部函件上使用名氏是“黑維特”、職稱“技師”。
9_照相冊
8_欠薪 (2)
7_wilson (2)
7_wilson (1)
《中國錢幣》(2006/1期)或《百年銀圓》(2012)拙作均有簡略記述
以上 請參考
11_百年銀圓_p.241
10_中國錢幣-2
10_中國錢幣-1
補金本位輔幣圖,貳毫極罕見
2c-1
5c-1
10c-1
50c
國內是有點困難的。
ANS圖書館資料豐富、對外開放,我個人因精力不足未曾造訪,廿年前僅只郵購文獻影本,除年代久遠紙張易損壞者外,書冊版權關係不能整本印,但可指定局部。我以雜誌上的單篇論述為主,僅僅百來頁已受益甚多。以往是紙本印妥後郵寄,已多年未買,現是否改影像傳輸方式,不詳。
今人常以為天上會掉餡餅,張口飯來、伸手錢來,網上隨便問問就可得到答案,這種態度,很難得到認真的回應。
建議有興趣親赴ANS圖書館者:
1. 先做好功課,實力夠的,效果相乘;
2. 找推薦信,事先預約。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古今中外,一體通用。
若走馬看花,就當觀光旅遊,參觀ANS博物館也是不錯的。
日前有關文獻在香港拍賣。估價美金500-1000,結果以3800元落槌,服務費外加。顯示歷史文件近年來也受到藏家的重視了。恭喜得主。
根據拍目介紹(及現場看到實物的孔方兄告知),此非原件應是複製本,正本應在ANS圖書館。製作複本的Hanson公司在芝加哥,1866年開業,至今超過150年均由Hanson家族經營。
(拍目圖片經PS精簡)
赫維特舊藏之銀質“工竣紀念"章,現藏紐約市ANS博物館
“中央造幣廠工竣紀念"章 請參考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81&pid=176644&page=1&extra=#pid176644
hewitt_collection
2019年8月21日SBP香港拍賣會
SBP_2019_8_21_壹毫下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