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汽車幣”名聲響亮。一般著僅概略地以“民國十七年首段省道完工,省長周西成為紀念此事令造幣廠製銀元”簡短說明之,至於為何興建公路及以汽車為圖案的理由,很少敘述。1_周西成1_auto-21_auto-1貴州省興建公路及發行汽車幣的背景1925年(民國十四年),川黔湘鄂赣五省發生饑荒與流行斑疹傷寒,此時成立不久的“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即撥款救濟,貴州省交由省政府主席周西成
貴州“汽車幣”名聲響亮。一般著僅概略地以“民國十七年首段省道完工,省長周西成為紀念此事令造幣廠製銀元”簡短說明之,至於為何興建公路及以汽車為圖案的理由,很少敘述。
1_周西成
1_auto-2
1_auto-1
貴州省興建公路及發行汽車幣的背景
1925年(民國十四年),川黔湘鄂赣五省發生饑荒與流行斑疹傷寒,此時成立不久的“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即撥款救濟,貴州省交由省政府主席周西成負責辦理。但當時黔省沒有鐵公路,救濟物質完全依靠步行運送,賑災工作推動困難。周西成要求賑災委員會派專家協助開闢可供汽車行駛之道路,為此美國工程師托德(Oliver J. Todd)在次年11月底到達貴陽。托德在西南莽莽群山間跋涉三週,曾感嘆道:“人為何該居如此艱辛之地?如果非住此地,為何不尋思改善?”
托德在勘察後計畫修造三條公路,以貴陽為中心;第一條至安順為西向往雲南;其次經遵義到桐梓北至四川;最後再興建南向廣西之道路。在規劃與指導結束後,實際執行工作交付一位曾在美國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受訓過的王姓中國工程師,然後轉往他省繼續別的任務。建設公路人力來自徵調民眾,所有可用壯丁都必須參加,或繳納金錢來代替勞役;農忙時節就動員學生或災民“以工代賑”,人力維持在一萬至兩萬之間。
黔省建造公路費用約一百萬大洋,其中二十萬元由賑災委員會提供,中央政府由關稅附加款所得補助三十萬元,賸餘半數由貴州省政府籌措,部份來自省庫,部份則為逃避勞役者之繳款,另外還發行公債,並以收取通行費方式償還。這條路雖未達西方標準,但路面堅實排水良好,不過因為尚未與外省道路接通,貴州所建公路當時效益有限,後來抗戰還發揮了不少作用。
1928年 (民國十七年),西起安順經貴陽北至桐梓之省道完工,為表彰首條公路的興建及第一輛汽車到來此事,周西成命令造幣廠製銀元以資紀念,這就是貴州省汽車幣發行的背景。
當托德於隔年(1927年)8月回到貴陽時,他非常的驚訝,周西成身著白色軍服配鑲金指揮刀,率領官兵萬名及軍樂隊在市郊迎接,還開了部美國七人座轎車,而貴州在當時尚無可通外地之道路。原來是周省長在得知托德將再度光臨後,立刻向廣州方面訂購車輛,由於並無可供汽車行駛之公路,這輛汽車是拆卸後動用數百名苦力搬運至貴陽,費時達兩個月,且是托德抵達三天前才送到。也就是說,從零件到組裝試車在三天內全部完成。
3_1_auto
周西成買的汽車是什麼牌子?
周西成的這部汽車是什麼牌子的呢?托德在回憶錄中只說是部美製七人座轎車,所附照片是沒有車窗的軟頂車,與幣面的硬頂三片車窗形式完全不同。經美國錢幣學者請教老爺車專家比對後,認為是1925年份的哈德生Hudson牌軟頂敞篷車,根據資料該廠牌汽車在20年代時曾大量銷售至遠東地區。但依年度的差距來看,可能周省長買進的是部二手貨而不自知。
據檔案,周西成在民國十七年又訂購了16輛汽車,詳情不清楚。據當地長者回憶,周西成死後不久,汽車銀元在市面上就已絕跡。由於其獨特的設計,頗受洋人青睞,尤其享譽號稱汽車王國的美國,故有相當數量的好品自海外回流。
4_1925-Hudson
3_1_Hudson_1
3_1_auto[1]
沒有車窗的軟頂車
硬頂三片車窗
4_1925-Hudson-Super-Six-Brougham
4_1925-Hudson-Phaeton
2_auto dollar
汽車幣的兩大版,PCGS評鑑最高為MS 61,各有一枚
請參考
5_auto-2 vs. 3 (2)
5_auto-2 vs. 3 (1)
“華洋義賑救災總會” 始末
1920年(民國九年)夏,華北地區農作連續歉收後又發生罕見的乾旱,災情遍及直隸、山東、山西、陝西、河南五省。次年秋天華北收成轉好,摘災情方告一段落,此次華北五省饑荒,是廿世紀初全球最慘重的災荒。當時政局紊亂,造成百業蕭條及軍閥彼此惡鬥財政枯竭無力救災,僅能從海關稅收中臨時加上一成賑款,以此為擔保向銀行團貸款400萬元作為救濟災民之用。
這次饑荒中外善士紛紛慷慨解囊,海內外團體先後成立了無數個義賑會籌款救災。賑災工作告一段落,然而善款餘額尚多,各界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常設性的組織,以防災於未然。乃在上海成立新組織“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China International FamineRelief Commission),為全國性的非政府民間慈善團體。
華洋義賑會成就令人矚目。它對中國與世界的影響有多大呢?僅1921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之間,中國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公路都是由它協助政府完成。當國際新設防災機構時,華洋義賑會提供的章程與經驗成為各國的標竿。在抗戰以前,華洋義賑會可說是中國境內少數擁有超越政府力量的非政府組織。在沒有政府的協助下,華洋義賑會以獨特的國際合作經驗活躍於海內外。
1920年的華北義賑時期不長,當時物價低,拾圓、百圓都不是小數目。慈善紀念章金額高推廣不易,故後來改發行每枚一分至五角等的慈善郵票。估計此銀銅章發出量不多,大部份是由國外善士認購。抗戰的爆發使會務陷入停頓,勝利後華洋義賑會在重慶組建臨時執委會著手復會工作。而國共內戰使華洋義賑會的工作再陷於停頓,直到內戰結束也未恢復,1949年7月27日華洋義賑總會在上海宣告解散,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所幸義賑會在活動期間為募集善款發行的銀銅章及慈善郵票,成為它存在的文物佐證。
1920年華洋義賑會為華北饑荒募款時發行過一組兩枚慈善紀念章。銀質正面上下刻“民國九年”、“華北義賑”,左右“百圓”中間鐫“救十命”;另一面是意思相同的英文,直徑28 mm較銀幣伍角略小,極罕見。另有約廿文銅元大小之“拾圓”、“救一命”銅章
6_救十命 (2)
6_救十命 (1)
本帖要說的是“周省長買的是什麼牌子的汽車",不是汽車幣上的車是什麼牌子。
正面這張照片是近年找到的,Hudson車標明確所以能證明,周省長買的確是Hudson牌的汽車。
最早讀到老美有關論述是在二十多年前,該篇文章完成日期當是更早。該文提到,雕刻師顯然沒見到實車或照片,必然是以圖片(可能是經銷商的型錄)進行。據其調查當時出口汽車至遠東地區情形,才推論買到的是二手車,周西成在1928年又訂購了16輛汽,詳情不清楚,也就是說應該至少17輛。又據某些記載,貴州在1930年時的有車12輛,其中雪佛蘭4輛,福特8輛,兩者數據、廠牌都不一致。有貴州老者堅持,周省長買的是雪佛蘭。
最近還找到貴州某地展出據稱是該車的照片,看起來是Ford ModelA,非但車型不同,年份也不符,更非Model A原樣修復;與事實相差太多,談不上太多的參考價值。只是說明,福特廠牌之說雖不正確,但其來有自。
老美論述給我的啟發:表面所見,未必真實,沒看到的可能更精彩。交差驗證,有其必要。
model A-1
hudson motor logo
雖然是近百年前生產的老爺車,型錄等資料還是容易取得的,想當年也是風風光光的。
hudson (3)
hudson (2)
hudson (1)
2019年10月26日上海泓盛秋拍
三根草,估價76萬
170萬落槌,成交總價195.5萬
看香港12月的兩根草如何
成交價_三根草-1
補上HA香港12月成交,美金16.8W約人民幣119W。留個記錄
最近還在跳蚤市場買到個車標
auto dollar (4)
auto dollar-PR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