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簡單的談了一下【內齒的形狀】,原意是“幣緣珠齒、馬齒的完好程度除了影響欣賞時的觀感外,也是評定品相的判斷依據之一,但不應拿來當真偽的依據"。當時為降低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刻意挑選來自英國伯明翰造幣廠的樣幣及低製額的廣告章,或國內局廠的低製額如七三反版銀幣。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512017-8-29钱币论坛> Numismatic Forum›机制金银币 Vintag
三年前簡單的談了一下【內齒的形狀】,原意是“幣緣珠齒、馬齒的完好程度除了影響欣賞時的觀感外,也是評定品相的判斷依據之一,但不應拿來當真偽的依據"。
當時為降低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刻意挑選來自英國伯明翰造幣廠的樣幣及低製額的廣告章,或國內局廠的低製額如七三反版銀幣。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051
2017-8-29钱币论坛> Numismatic Forum›机制金银币 Vintage Coins› >>【內齒的形狀】
現將範圍縮小至原模及原樣,以“小數據"來加點補充,盡可能將不確定因素減至最小。
這裡的原模,指的是master die或hub(原模及二原模);原樣指的是pattern或specimen。如此一來,雖然國外原廠在原模完成後,必然複製二原模若干送國內廠局,但複製模具數量都是小個位,以1897年德國拜赫(Otto Beh)運交奉天的幣模為例:原模及二原模正背各一、工作模各二,加上該廠自行保留存底的加上一套,若說打製的樣幣最多在一、二十枚左右的低兩位數,應八九不離十。
先看看“黑龍江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的二原模及黃銅樣
原模中心無偏移現象,外緣均勻,全周珠圈工整大致相同。
黃銅樣正面
上緣珠圈在12點至2點間有沾粘現象,
下緣十分完好
1_黑龍江_ specmen (1).2
0_黑龍江_hub (2)
1_黑龍江_ specmen (1).1
0_黑龍江_hub (1)
背面
左上9點至12點間外緣窄
不同的兩枚正面比一下
1_黑龍江_ specmen (3)
1_黑龍江_ specmen (2).3
1_黑龍江_ specmen (2).2
1_黑龍江_ specmen (2).1
其次來看看“奉天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的原模及鋁樣、黃銅樣
原模及鋁樣外緣珠圈基本上粒粒皆清楚
2_奉天__pattern_72 (2)
2_奉天__pattern_72 (1)
2_奉天__matrix_72 (1)
再上兩枚銅樣,放大圖所顯示的情況,應該與胚餅硬度無關
2_奉天__pattern_72 (6)
2_奉天__pattern_72 (5)
2_奉天__pattern_72 (4)
2_奉天__pattern_72 (3)
本帖的原模及原樣均為同廠、同時期(1890年代末)甚至於是同架機器所出,無論是工藝水平或製作設備的差異都是最低值。原樣使用同材質的同批胚餅,個別差異上的可能性皆最低。
本圖是Otto Beh在1897年使用的摩擦式螺旋沖床(friction-drive screw press),此型機器二戰前較常見,如今多已淘汰。在金屬板材沖壓工作上現已少見,用在鍛造較多;以前造幣廠除翻製模具外,多半用來生產高浮雕的章牌,如以獎章銘牌擅長的Otto Beh。
這種設計是用兩側的摩擦輪來驅動滑塊的上下動作。構造簡單,壓力足行程長;但精度差、震動及噪音大,速度慢、操作難度高。多年前在參訪過的數十座沖壓工廠中只見過一台,已是70年代末之事。
摩擦式螺旋沖床與肘節式造幣印花機
及作動方式原理
以上
請參考
3_ press-action
2_ press-ottwa mint-1
1_schuler press-otto b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