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壓印時,每次僅一枚胚餅進入模腔。然而因某種原因,會發生兩枚“黏附"同時進入的情況;此時就各自印出單邊的圖文了,另面則因衝擊壓力的關係,出現程度不同的模糊影像。理論上,發生的機率不因材質有所差異,但中國十文銅元產額鉅大有數百億之多,這是十文銅元“奇形之錢”特多、其他較少見的原因。這只是簡單的比例原則。加上硬幣重量愈輕,愈容易發生,如銀圓
正常壓印時,每次僅一枚胚餅進入模腔。然而因某種原因,會發生兩枚“黏附"同時進入的情況;此時就各自印出單邊的圖文了,另面則因衝擊壓力的關係,出現程度不同的模糊影像。
理論上,發生的機率不因材質有所差異,但中國十文銅元產額鉅大有數百億之多,這是十文銅元“奇形之錢”特多、其他較少見的原因。這只是簡單的比例原則。加上硬幣重量愈輕,愈容易發生,如銀圓主幣重26-27克,中圓減半,都遠超過十文銅元的6-7克。又如美分只有3克多,每年產額鉅大,故在美金中易見。
疊打-2_penny (2)
疊打-2_penny (1)
疊打-1_湖北
參考一下網路上入盒的NGC及PCGS的評鑑幣
疊打-2_penny (4)
疊打-2_penny (3)
落入模腔時兩枚的位置不同,此時疊打的形狀就有很多變化。疊打在幣面形成的現象變化多端、千奇百怪,做為趣味收藏是很好的項目;建議應先了解機製幣工藝,來衡量其個別的稀少性及商業價值,以免白花大把銀子。(附圖已存檔多年,不記得來源了)
以上
請參考
至於也是疊打形成的“陰陽幣”,請點擊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995&extra
钱币论坛 Numismatic Forum›机制铜币 Copper Coins›
【工藝淺談】“陰陽幣的形成”
疊打-3_R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