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一張1949年美國製造船洋的照片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8-30     39
恢復銀本位制時製造發行二十三年版船洋年初在網路搜得一張附說明的清晰老照片,根據介紹,此照片攝於1949年的舊金山造幣廠,時任廠長的彼得.哈格蒂(Peter J. Haggerty)正在檢視為國府製造的銀幣。生產這批銀幣用的銀料及銅料重150噸由中方提供,可製作300萬枚以上的壹圓銀幣,廠方耗時兩個月完成訂單。此影像在廿年前已見美國某大學圖書館網路,但圖檔甚小且無說明。此次除獲

恢復銀本位制時製造發行二十三年版船洋

年初在網路搜得一張附說明的清晰老照片,根據介紹,此照片攝於1949年的舊金山造幣廠,時任廠長的彼得.哈格蒂(Peter J. Haggerty)正在檢視為國府製造的銀幣。生產這批銀幣用的銀料及銅料重150噸由中方提供,可製作300萬枚以上的壹圓銀幣,廠方耗時兩個月完成訂單。

此影像在廿年前已見美國某大學圖書館網路,但圖檔甚小且無說明。此次除獲高清大圖外,其說明部份大致與史實相符,溫故知新之餘亦將之補充分享同好。

1_U.S._Mint_at_SF_Makes_Coins_for_China

085831jm24fw13smw3z24w.jpg

1949年恢復銀本位制所產船洋製地

國內部份

1949年3月間金圓券惡性膨脹時,當局籌劃恢復銀本位,令遷回上海的中央造幣廠先行製作二十三年版船洋以備不時之需。5月底上海易手前計生產662.5萬枚,因戰況危急,所製銀圓均提前發放。正式公告恢復銀本位制則是在7月,成都、重慶、廣州及台北等地均有製造發行二十三年版船洋。

據不完全的統計,這批1949年的後製船洋為主之銀幣,國內生產的超過1,540萬枚*。當時規定金圓券五億圓兌換銀本位幣一圓,創下官價優於市價四倍的記錄。

(*更正:原數字的2,860萬枚中有1,320萬枚購自墨西哥應扣除,1,540萬枚包括大小頭)

向美國訂購部份

為支撐新恢復幣制信用,同時亦向美國訂購銀幣3,000萬枚,成本每枚美金5角7分2釐,較自製為高。所需白銀多數購自墨西哥,購入銀價為每盎斯美金7角1分5釐至7角2分不等。由費城、丹佛、舊金山等三廠趕工製造,數量分別為2,025萬枚、655萬枚及320萬枚。共分八批,末批則於七月底完成,自七月初起運抵香港。

此事記載於耿愛德1954年出版的《中國幣圖說彙考》,美國官方有公開記錄也刊於克勞斯目錄,但國人了解的有限(至少在本世紀前)。

2_us report (2)

085943de7u70a7v6waawix.jpg

2_us report (1)

085950r1l8wftq7ilz39le.jpg

庫存標售

1999年春,台北中央信託局標售庫藏之壹圓銀幣,首批6千枚,次年起又陸續拍賣了數批。這批銀圓是以未流通的二十三年版船洋為主外,還有大頭、小頭、鷹洋及龍銀等新舊版老銀幣,聞標售銀幣總數有10萬枚之譜。

由於中信局標售的銀幣大部份是全新二十三年船洋,台灣市場難以消化,因此成批“外銷"到大陸,也曾在美國幣展看到整疊的全新船洋待售。讓不知來龍去脈的內地藏友誤認這些銀光閃閃的船洋,是本世紀在台灣新造的,網路上議論紛紛,折騰了一陣子。

附圖為北京誠軒2010年秋拍的批量出品,標示AU-UNC級免認知不同有爭議

個別之圖片

3_CX_2010-11 (5)

090216h97cu1vecds2s8cu.jpg

3_CX_2010-11 (4)

090221m1kk1t51dpdtedpg.jpg

3_CX_2010-11 (3)

090226d7o0wewhe20t0z9f.jpg

3_CX_2010-11 (2)

090236q2umv8rn16u9utm8.jpg

3_CX_2010-11 (1)

090247mxv4sv4vzyzzr3fo.jpg

寬緣與窄緣

耿譜內將二十三年版船洋分為一正四副:幣邊凸緣寬約1mm者為正,較窄者為副。另則在“國"字、水波、船錨及甲板等稍有不同,舊時泉界多不重視。

1949年,國內除上海中央造幣廠及其分廠奉命製作新船洋外,各省也有自行生產船洋或袁大頭、孫小頭,故後製銀本位幣品種不一外,品質良莠不齊。中信局標售的二十三年船洋雖傷痕累累但製作精美。又戰況急迫下各省所造者多就地發放、或隨部隊的移轉散出,幾無囤積留置。

台北中央信託局標售這批船洋當然以台北分廠及由美國製造後運來的才有可能。現多改稱“回流版",以與上海中央造幣廠的“中央版"區分。1949年美廠所製二十三年版船洋依規定合成色八八重量26.7克,與原版相符難以區分。

耿譜有記載向美國購置船洋之事,但未說明是否有差異。上世紀80年代英國錢幣學者李察偉德(Richard Wright) 試圖自緣頭找答案,曾函詢美國費城造幣廠,想了解其所製之品有無區別,但未獲答覆。

4_寬窄

090421dubno9cz3d5aqnus.jpg

寬緣與窄緣的產地有無區分,網路有各式各樣的觀點,惟對本人而言缺乏說服力。個人認為,缺乏證據的情況下無需糾結於此。

當時曾在相隔的數年間,購入中信局標售船洋多枚,其中寬窄緣均有;近日再請教資深店家,據其表示,之前批量經手時常搭配成對賣出,是以此說不正確,同時他指出:一般來說,各版價格沒區別;49年版海浪較清晰,可為對分版有興趣深入的藏友參考。

本世紀初在台北購得中央信託局標售之船洋,照片約2004年拍

5_船洋 (2)

090525tvmj4rv9663vie46.jpg

5_船洋 (1)

090536rf49p5ggfzpmq4vq.jpg

1936年《中美貨幣協議》簽定後,舊金山造幣廠於1938年生產“民國二十六年版孫像布圖銀幣"。據美國財政部造幣局的資料,具體數量是壹圓銀幣3,240,032枚、半圓銀幣640,064枚。

孫像布圖銀幣成色銀七二、銅二八,請坐沙發參考之圖2

6_孫像布圖 (2)

090711cqyvbz0a12p81qaq.jpg

6_孫像布圖 (1)

090734wdq3pdqs0il2ipqt.jpg

本帖內容曾刊北京出版之《中國收藏》2020/11期,應泉友再調整修改及補充若干不足之處。

以上  請參考

7_2020-Nov (2)

090925fpml7jp6d0iffqzq.jpg

7_2020-Nov (1)

090930e5fqhsfa07fl358l.jpg

簡單介紹一下當時辦理標售業務的“中央信託局",這個已消失的舊時代重要金融機構,今人幾已忘了它曾經存在。

中央信託局(Central Trust of China)簡稱中信局/CTC, 1935年成立,係國民政府金融體系的重要機構之一,定位為中央銀行之附設機構,總局設於上海市漢口路。

當時國內許多新興業務,如信託、保險、對外採購等,多掌握在外商手中,民間在資金及人才方面往往有所不足。中央銀行是國家銀行代理國庫地位,又有諸多不便之處;為免利權外溢,另外設立一個獨立機構,經辦這方面的業務。

隨時代的演進,其存在的功能逐漸降低。本世紀初配合“金融改革"政策,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由臺灣銀行“吸收合併"解散結束,前後歷時 72年。

以上

請參考

CTC logo

083038bt666kckm6ilbyml.jpg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