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卅一年 (1905年)《整頓圜法章程》定銅幣為四種,二十文重四錢、十文重二錢(7.46克)、五文重一錢、二文重四分,成色銅九五、白鉛四錫一。辛亥革命,國體變更。民國成立後繼續推動十進位,民國三年 (1914年)制定的《國幣條例》施行細則,改銅幣為貳分重二錢八分(10.44克)、壹分重一錢八分(6.71克)、五釐重九分(3.36克)及二釐重四分五(1.68克)、一釐重二分五(0.93克)計五種,成色皆銅
光緒卅一年 (1905年)《整頓圜法章程》定銅幣為四種,二十文重四錢、十文重二錢(7.46克)、五文重一錢、二文重四分,成色銅九五、白鉛四錫一。
辛亥革命,國體變更。民國成立後繼續推動十進位,民國三年 (1914年)制定的《國幣條例》施行細則,改銅幣為貳分重二錢八分(10.44克)、壹分重一錢八分(6.71克)、五釐重九分(3.36克)及二釐重四分五(1.68克)、一釐重二分五(0.93克)計五種,成色皆銅九五、錫四鉛一;這是前清時期就擬妥的,即將幣材減重來因應原料的上揚。
1_壹分 (2)
1_壹分 (1)
相當舊制五文的伍釐
2_五厘 (2)
2_五厘 (1)
條例中制定五種面額,實際發行的只有等同十文及五文的一分、五釐兩種;雖幣面是“中華民國五年",但真正發行流通在民國六年。推動未能普及,舊制銅元依然暢行無滯。
3_新輔幣_五年版
謝周兄補充 Giorgi在雕製這套模具時包括面額貳分的,發行之際尚未完成,故未來若出現貳分簽字版的機率雖微乎其微但不意外。伍釐簽字版Ros也曾經有,但圖片上的似乎不是,若上博外再現一枚也不意外。
Ros_銅幣1分5厘 (2)
Ros_銅幣1分5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