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元在收藏的隊伍中日益壯大,各前輩先進研究皆極深入,本人在學習過程中也得到許多啟發,獲益良多,於此將其中之一分享各位。資料來自《鑄錢工藝》,摘譯自英國工藝製造書,原書1887年完成,中譯本出版年度不詳。其內有關銅元製造在銅胚方面有如下敘述:“英國最大包造錢胚廠屢經詳細試驗,試得何尺寸何分兩之銅條能成最好之銅胚而省工費。”----銅95錫4鋅1,壓成之花樣
銅元在收藏的隊伍中日益壯大,各前輩先進研究皆極深入,本人在學習過程中也得到許多啟發,獲益良多,於此將其中之一分享各位。
資料來自《鑄錢工藝》,摘譯自英國工藝製造書,原書1887年完成,中譯本出版年度不詳。
其內有關銅元製造在銅胚方面有如下敘述:“英國最大包造錢胚廠屢經詳細試驗,試得何尺寸何分兩之銅條能成最好之銅胚而省工費。”----銅95錫4鋅1,壓成之花樣,飽滿而清楚。
當年無標準譯名,故文中之“黃銅”實係“青銅”也。
1_鑄錢工藝-造銅錢 (1)
1_鑄錢工藝-造銅錢 (2)
2_鑄錢工藝-首頁
國內文獻中有關銅元開鑄時成份的記載
3_貨幣史資料_銅元 (1)
3_貨幣史資料_銅元 (2)
該“英國最大包造錢胚廠”即原名喜敦(Heaton)的伯明翰造幣廠。中國機製幣之初借重伯明翰造幣廠甚多。除造幣設備外,模具樣幣皆由其提供;眾人有所不知的是1904年時還供應十文銅胚1.17億枚,重約880噸。
附該廠之銅、鎳幣胚成份表。
表內之黃銅雖標示銅70鋅30,但替粵局及寧局製作的一文樣幣皆為銅60鋅40,而粵局一分(十文)為銅95錫4鋅1與國產的不同。製作浙局之十文樣幣則為紅銅。
5_伯明翰-幣材
4_伯明翰樣幣 (1)
4_伯明翰樣幣 (3)
4_伯明翰樣幣 (2)
1794年喜敦起家時是銅器工場,對銅的性質十分了解。正式開始造幣事業是1862年。
以上請參考
PS:約十年前,與Ponterio大鬍子聊到銅元材質時,我說:老中常把青銅(bronze)說成紅銅(copper),他說:何只老中,全世界都如此。
bm-2
偽滿時期瀋陽造幣廠製作的硬幣也符合表上的配方
鎳幣(白銅)銅75鎳25
銅幣銅95錫4鋅1
6_滿州國-幣材
感謝前輩提示,此形狀確實有其典故,來自希臘神話的cornucopia,
Cornucopia,Horn ofPlenty,譯為豐裕之角,又稱作豐穰之角、豐盛角、豐茂角或中文化的聚寶盆。圖案常見西洋幣章,google一下找到不少資料及圖片分享各位,在此引述轉貼如下
cornucopia是食物和豐饒的象徵,該起源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希臘神話中,豐裕之角由母山羊—阿瑪爾忒婭的角而聞名。
當宙斯還在幼年時期,克里特島上的寧芙女仙們養育著他,還用母山羊阿瑪爾忒亞的奶和蜂蜜餵養他。有一次,母山羊的一隻角被樹枝給勾斷了,一個女仙撿起了這隻羊角,用鮮花和樹葉將羊角包裹起來,並在角里裝滿了各種新鮮水果,把它送給了宙斯。宙斯為了感謝女仙的照顧,又把它轉贈給了養育他的女仙們,並對她們許諾說,她們可以從這隻羊角里傾倒出她們希望得到的任何東西,而且可以永遠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cornucopia (4)
cornucopia
cornucopia
法國巴黎造幣廠的章也以此標示製作年份,是否後至可由此判別。
請參考下表
PARIS MINT edge mintmarks article
cornucopia (2)
cornucopia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