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的铜元流通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8-15     1
常州工商业发展较快,铜元流通得也较早。自光绪二十六年广东省铸造铜元后,次年(公元1901年)南京江南银元局也奉令铸造当十铜元。其时铜元已逐渐在常州流通。后来,各省所铸铜元也大量流入常州,铜元多了,制钱逐渐被淘汰。常州流通铜元最多的种类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四川省铸造的十文汉字铜元也有一定数量流入常州。自清末到民国二十一年,随着铜元流通数量的增加

常州工商业发展较快,铜元流通得也较早。自光绪二十六年广东省铸造铜元后,次年(公元1901年)南京江南银元局也奉令铸造当十铜元。其时铜元已逐渐在常州流通。后来,各省所铸铜元也大量流入常州,铜元多了,制钱逐渐被淘汰。常州流通铜元最多的种类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四川省铸造的十文汉字铜元也有一定数量流入常州。

自清末到民国二十一年,随着铜元流通数量的增加,常州铜元与银元的兑换率不断下跌,自每元兑换133枚至300枚左右。据民国十年八月钱庄统计,该业中当时积存铜元四百万枚以上,多的每家钱庄存达一千数百元。少的也在六、七百元左右。民国二十四年二月每元兑换铜元313枚,同年月又跌至344枚。民国二十五年年初时,铜元竟不能兑换法币。(财致部已于民国二十二年四月废两改元。又于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实行法币政策,不再使用银元)。当时常州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常州无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以未奉总行命令为藉口拒绝铜元兑换法币,以致市场铜元更为充斥。十月二十三日上午,有一百余名工佚抢挑铜元至中国银行要求兑换法币,声势非常浩大,形成铜元风潮。后经商会出面维持,请中、交两行尽一星期内先行收兑一万元,暂维市面平稳,以安商业。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物价上涨,纸币贬值,铜元本身的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价值,加上铜材的军需增加,于是铜元渐渐在市场上减少,民国二十六年武进商报“商情”栏的铜元牌价刊载至八月十九日止,以后即不再刊载。至于铜元完全退出我市流通领域约在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冬天。

(引自《常州市金融志》)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