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论》《山西文史资料》及张惠信《中国货币史话目录》:山西造币厂

【山西省】 2023-08-23     211
民国八年,该省设造币厂于首府太原,当欧战时期铜价暴涨,各省纷纷搜罗旧有制钱改铸铜币,该省亦不愿失此良机,故(亦)建厂铸币。初,其出品颇受欢迎,足济实用,但不久即发生生产过剩之患,与他省情形如出一-辙。当民国八年至九年该厂初创时,每元平均兑铜元百五六十枚,至十三年每元兑二百枚以上,十四年秋间,则铸发愈多,市价愈落,每元兑铜元三百枚云。(引

  民国八年,该省设造币厂于首府太原,当欧战时期铜价暴涨,各省纷纷搜罗旧有制钱改铸铜币,该省亦不愿失此良机,故(亦)建厂铸币。初,其出品颇受欢迎,足济实用,但不久即发生生产过剩之患,与他省情形如出一-辙。当民国八年至九年该厂初创时,每元平均兑铜元百五六十枚,至十三年每元兑二百枚以上,十四年秋间,则铸发愈多,市价愈落,每元兑铜元三百枚云。

  (引自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三编四二五页)

 

     [《山西文史资料》的论述]

  民国七年,山西军政府在太原小北门外柏树院千佛寺内的陆军修械所内设立铜元厂,用机器铸造山西铜元。九年,铜元厂与修械所合并、成立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修理枪支兼铸铜元,民国十五年改组为太原兵工厂,撤销铜元厂,停铸铜元。铜元主要生产期是民国八至十二年,十三年即已转入军工生产。

  (节引自《山西文史资料》)

 

[山西省的铸币]

  山西省于光绪十六年,曾由官炉试造足纹壹两之银饼,上镌“完纳钱粮关税盐金课一体通用”等字,拟当通货使用,但以后并未续造。

  宣统三年,山西省境内曾有少数的二角银辅币流通于市、此种宣统元宝之正面镌“山西省造”,但背面英文则为东三省,很明显系由东三省所代铸。

  民国八年,山西都督阎锡山,虽下令设造币厂,并且逐年添置机器,规模颇大,但专铸铜元,并未铸造银币。

  (引自张惠信:《中国货币史话目录》)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