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论》及张惠信《中国货币史话目录》:福建造币厂

【福建省】 2023-08-23     202
[福建官局概况]光绪二十六年闽督奏准于该省设厂铸币,二十八年,福州厂成立,最初铸铜元,继而铸银币,以及二角、一角及五分之银辅币,三十一年,复添设二厂,三者每日共计可产铜元二百万枚,滥铸如此,于是铜元市价跌落,北京政府禁止其产品输赴别省,并限止其每日产额至多三十万枚、二分厂旋即闭歇。当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间、福州厂曾试铸当二文铜币一种

[福建官局概况]

  光绪二十六年闽督奏准于该省设厂铸币,二十八年,福州厂成立,最初铸铜元,继而铸银币,以及二角、一角及五分之银辅币,三十一年,复添设二厂,三者每日共计可产铜元二百万枚,滥铸如此,于是铜元市价跌落,北京政府禁止其产品输赴别省,并限止其每日产额至多三十万枚、二分厂旋即闭歇。

  当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二年间、福州厂曾试铸当二文铜币一种,但该厂于宣统二年末时停闭、民九年复行开铸,二分厂亦于十三年开工,专铸劣质之银辅币,其流行区域,仅以闽省当局势力所及者为限,至于其成色重量之参差不齐,竟至不可究诘,所含纯银、约自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不等,该省当局为推行其本省所产货币计,曾屡次通告,惟福州厂之产品、始得认为法偿币,余者悉在被摈之列,此际遂有不法之徒,乘币制紊乱时机,私行仿铸,品质较官者尤劣,情形愈不可收拾。

  民国十三年,闽省复增设一造币厂于厦门,由商人鸠资四十万创办,其目标纯为图利,他非所计也。

  闽省之造币总厂为福州厂,建于洪山桥,厂内备有蒸气机四架,其机力约为三十至六十马力不等,该厂之产额多寡无定,十五年年终时其生产率平均日为银辅币十五万枚,每日开工十小时,其产额必要时可增高至近二十万枚,后因市上银币充斥,十六年初遂暂停工云。

  (引自耿爱德《中国货币论》第三编四一九页)

 

[福建造币局厂资料]

  施嘉斡先生在其《中国近代铸币汇考》中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度支部奏准福建建厂。二十八年福建厂开铸铜币及银币。三十一年复改福州铸造局与马尾兵工厂为造币厂,加铸铜币。但厚二厂未久闭歇,而老厂亦于宣统二年起,时作时停,直至民国九年至十三年间,三厂重又复工,为该厂海陆军阀,广铸劣质辅币。是时商人亦以制造辅币,有利可图,集巨资在厦门设厂开铸,于是福建币制,极不堪问,而该省劣质辅币,亦特多也”。

  另外东方杂志在光绪甲辰(三十年)五月号里,则有如下报导:“福建大吏因财政困难,向德商满德借六十万,购买机器,所余作为开银行、发行钞票及铸大银元之资本,由虞某介绍,将订合同,即以银元局作抵。闻有日本人亦欲附股,幸经闽绅阻止。”

  (引自张惠信,《中国货币史话目录》)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